本期主人公刘爱莲她收养流浪猫,至今已20年,收养的小猫有20余只。自十年前,在家楼下遇到了一头向她点头乞食的小鹿开始,便自筹物资,陆续建立了3个补饲点,为鹿群补饲、清理食物残渣,影响了数百名爱心人士加入护鹿志愿者队伍。
(相关资料图)
大连人说“力行在当下,坚持一天是一天。”——刘爱莲刘爱莲是何许人?
白云山有野生梅花鹿200余头,大连也因此成为国内唯一在城区发现野生鹿群的城市。而鹿群能有如今的规模,可能直接得益于一名老人,她叫刘爱莲。
对刘爱莲的初印象,是个瘦小而有力量的老太太。她今年70周岁,很瘦小,目测身高1.6米,体重80斤。因其祖母来自俄罗斯,所以她那一头棕色卷发和蓝灰色眼眸很有特色。但这个老太太有力量,她说话铿锵有力,配上手势动作,很有感染力;她也很有体力,虽已年过七旬,但扛着一袋子30多斤的鹿粮也不影响上坡走路,还稳健迅速,不亚于年轻人。
她又是个善良且勤劳的老太太。刘爱莲家住白云山脚的星火小区,早些年看到附近流浪猫比较多,她便开始收养流浪猫,至今已20年,收养的小猫有20余只。十年前,她在家楼下遇到了一头向她点头乞食的小梅花鹿,后又发现这些鹿在偷吃猫粮,她又动了恻隐之心,只因不忍心看到梅花鹿挨饿,她就自此开始了十年的喂鹿之旅。此后的3000多个日子,她风雨无阻,去市场捡菜叶子,自掏腰包买饲料,收集废旧木材和铁钉,亲手打造食盆水盆,在白云山脚、星火街沿线,花5年时间,以一己之力建立了3个补饲点。
她还是个一面倔强、一面豁达的老太太。喂鹿十年,有人支持她,给她提供了很多帮助,有在熟食品市场卖菜的商户经常专程给她送鹿爱吃的菜叶菜根,她对此念念不忘;也有人反对,给她增添了阻碍,有市民去掀翻了她给鹿群打造的食盆水盆,让她颇有些委屈。但她秉承着一句话:“人和鹿一样,都是生命,人饿了不行,鹿饿了也不行。我不能眼看着鹿挨饿不管。”
坚持喂鹿十年,她始终不改初心。但当面对自己逐渐年老体衰,逐渐力不从心时,她却说:“我是力行在当下,在我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能干一天是一天。坚持不了的话,鹿群就得靠自然界生存了。”很有些豁达的胸怀。不过,她也提到,现在有了护鹿志愿者团队,有了这些年轻人的加入,即使她干不动了,也能安心了。
喂鹿是补饲,不是养鹿
4月15日早7点,记者来到了西岗区星火街,计划跟着刘爱莲喂一次鹿。此时,刘爱莲、陈亮和张媛3名护鹿志愿者正准备开车去唐山街、二七广场和三八广场等地的豆腐店拉店主捐赠的豆腐渣。豆腐渣是一种很受梅花鹿群喜爱的食物,刘爱莲介绍,除此之外,他们还采购过麦麸、玉米面等物资,捐款多时还会给鹿群买苹果等。
采访时,刘爱莲反复强调“补饲”这个词,她解释道,“梅花鹿群都是野生的,主要是靠自己在自然界觅食。补饲是在它们食物紧缺时,给它们补充一些食物,让它们不至于挨饿。不是养鹿。”对此,陈亮和张媛点头表示赞同。他们介绍,目前在白云山上生活的野生梅花鹿群已达200余头,但山上的草料远不够吃,尤其是秋冬季节食物最为紧缺。“有时补饲不及时,能看到它们饿得翻垃圾桶吃垃圾。”张媛说,看到这些都很不忍心。陈亮介绍,食物紧缺时,3个补饲点能有上百头梅花鹿来进食,场面很壮观。补饲点已经成了市内最佳的观鹿赏鹿之地。
陈亮和张媛都是3年前在刘爱莲的影响下,组织成立了护鹿志愿者团队。陈亮负责筹集善款、采买麦麸、苹果等物资;张媛出人出车,承担运输任务。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护鹿队伍,还经常有爱心市民和游客给鹿群投喂食物。对此,陈亮提醒,“鹿是吃素食的,带油的、有荤腥的东西,千万不能给鹿吃,它们的肠胃受不了。”
当日8点,张媛开车载着刘爱莲和陈亮回到了星火街,她的吉普车后备厢被10余袋豆腐渣塞得满满的。此时,另一名志愿者张玉红加入了队伍,4名志愿者背着豆腐渣、麦麸袋子向第一个补饲点走去。
喂鹿之路,从一人走向百人
第一个补饲点在刘爱莲家楼下的山坡上,是她最早建成的补饲点。透过她家卧室的窗户就能看到鹿群的活动,以及补饲点食物剩余的情况。而所谓补饲点,就是在碎石山坡上,错落地布置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木制食盆和塑料水盆,这些都是刘爱莲亲手打造的。
该补饲点前几天投放的苹果已经被鹿群吃完,部分盆里还有一些豆腐渣和麦麸剩着。十头左右的梅花鹿正在远处转悠,也有大胆的公鹿走过来,一边吃着盆里的食物,一边观察志愿者的动作。刘爱莲和鹿群们显得很熟悉,她一边嘴里喊着“鹿鹿,鹿鹿”,一边伸手捡出木盆里的石子,往盆里倒饲料。鹿群陆陆续续地来到了补饲点,这些梅花鹿正值褪毛期,有些公鹿的鹿角已经脱落,根部正在长出新的鹿角。
另两处补饲点分别位于星火街变压器旁和白云山山体公园北门附近,也都在山坡上,都建于5年前,食盆和水盆仍是刘爱莲一力打造。4名志愿者背着豆腐渣、麦麸和玉米面袋子逐个爬上坡,清理食盆、倒入饲料、召唤鹿群。补饲点不时有市民及游客或观赏拍照,或投喂菠萝碎皮等物品,俨然成了一处景点。
“幸好现在不是我一个人了,我们有了团队。”完成补饲工作的刘爱莲,向记者强调了“团队”这个词。“当年建补饲点时,都是我一个人,那时候太累了。”她介绍,“后来有了团队,补饲点在逐渐完善。”所谓团队,是指西鹿苑——野生梅花鹿爱心家园。是以刘爱莲、陈亮、张媛、张玉红等志愿者为核心,加入很多爱心企业、商户和市民建成的护鹿志愿者队伍。目前,微信群成员300余人,日常活跃的志愿者10余人,群里不时有新人加入,群成员经常在群内分享喂鹿日常。陈亮介绍,补饲梅花鹿的物资主要来自群内爱心人士的捐赠。“我们志愿者团队和爱心市民都是致力于维护大连美好的生态环境和这群可爱的梅花鹿。”
呼吁鹿群有隐忧,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刘爱莲70岁,陈亮、张媛、张玉红3人也都年过五旬。“目前团队里活跃的志愿者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介绍,随着鹿群一年又一年的繁殖,鹿群有“泛滥”的趋势。梅花鹿越来越多,山上的草料却一直紧缺,志愿者的补饲压力就越来越大。“志愿者团队存在年轻力量不足,补饲工作难以接续的问题。”对此,张媛表示,“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希望相关部门能想想办法。”陈亮也呼吁相关部门重视梅花鹿这个大连的生态名片,尽快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力行在当下,坚持一天是一天。”这是刘爱莲对于未来的态度。她表示,鹿群数量的多或少,鹿群与城市和人的关系,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卓泽玉
标签: